週記(三)
2025-02-08
從小就反覆地受脂漏性皮膚炎困擾,症狀包括臉、頭皮、胸口會大面積地泛紅、脫屑。每當壓力大、心情糟糕時,總覺得特別嚴重。這週以惡劣的皮膚狀況開始。
阿里山
去年研究室就有人在喊著要出遊,但是一直沒有人想要排行程。有人曾經提過要去北海道、名古屋,都因此付諸東流。最後有同學願意帶大家去阿里山走眠月線,有同學要領著大家到東埔山莊附近看星星,有同學樂意開車載大家,才終於成行。據聞,KM 和開車的同學說,如果這臺車出車禍,臺灣經濟學界的研究進展會慢一年(哪有人會這樣說話😓)。
週四一早我從住處附近搭公車到安和敦化路口,再從那裡搭公車到捷運長庚醫院站,離開車的同學家最近的捷運站。未料臺北市區早上交通壅塞,我稍微遲到一些。
我們一路開車到臺中太平,接其中一位同學上車,並在太平吃了午飯。1 然後到東埔山莊。東埔山莊是許多山友攀登玉山的前哨戰,提供上下通鋪的床位。在盥洗並用完晚餐之後,預期到清晨三點要起床看星星,晚上七點多我就鑽進被窩裡睡覺。但我發現我有點認床,輾轉反側一個多小時才慢慢睡著,但九點多又有人一直進進出出而醒來,又胡思亂想各種事情到午夜才睡著。
我凌晨兩點多起床,與同學們一起到麟趾山上看星星。山上的視野很好,群山環繞。正好有一段時間萬里無雲,又沒有城市的光害,我們肉眼就能看到滿天繁星。雖然我不認得幾顆星,只能透過手機軟體勉強辨認,但有個曾是天文社的同學,為我們指點諸如黃道十二宮或春季大三角等亮星的位置。
我們快五點時回到山莊,為了六點半的日出,我又躺回床上,但翻來覆去都沒有睡著。不幸的是我們沒有選擇走到麟趾山,而是沿著水里玉山線走到東埔山的登山口,那裏西側開放遼闊,但東側卻被玉山遮擋,並不適合看日出,於是日出計畫以失敗作結。
八點從山莊退房以後,開車前往阿里山森林遊樂區。我們接著從阿里山車站搭小火車到沼平車站,然後步行到眠月線的入口。眠月線是阿里山鐵路的支線,早年用以運輸木材,現在已經停駛。我們從眠月線的起點,沿著鐵道,經過塔山車站,走到接近石猴車站的檢哨所後折返。其中,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第一明隧道的坍落處。這個隧道在 921 震災後興建,在 88 風災後崩塌,遊客必須抓著岩壁、踩著鋼筋,快速通過。二號隧道,路線中最長的一座隧道,中段也在 88 風災時崩塌,以致遊客只能踩著土石,小心地從隧道上方的一個小洞通過。眠月線行程幾乎佔去一整天。晚上到達嘉義市區,下榻飯店,吃了林聰明沙鍋魚頭。最後大家一起在飯店裡喝了點酒。
一早在飯店吃了簡單的自助早餐。後來喝了 Supiido 咖啡,吃了黃記涼麵。然後同學將我載到嘉義車站,我便離開隊伍自己在市區閒晃去。我在車站附近吃了 SAGAS 拉麵。味道不錯,以雞清湯麵為主,據稱是網美店,就是有點貴。然後我到嘉義市立美術館,正逢林玉山特展。正愁自己看不太懂畫時,幸運地遇上館內導覽。導覽員熱情地介紹畫作的創作背景和繪畫技法,以及館舍建築的歷史與設計巧思。
我從嘉義車站搭公車到新埤,預計轉乘另一部公車到高鐵站,卻因為公車誤點而沒搭上。我只好叫了 Uber,在路邊等車。這時有個阿伯問我要不要站進他家的騎樓等車,才不會冷。另一個阿桑(似乎是他的太太)和我閒聊,問我是當地人嗎?從哪裡來?有看日出嗎?有去奮起湖嗎?還說他們嘉義人都去過阿里山。最後我和他說了再見,搭上 Uber,搭上高鐵,回到臺北。
研究與閱讀
週二 Meeting 以後,KM 主動問我碩論的狀況。據他的說法,他是想給我精神喊話。他首先關心我碩論要做什麼主題,並說如果要做 applied 的題目的話可以跟他,如果要做 treatment effects 的題目可以找 YC 或 YC。2 他認為碩論到底寫得如何其實不是什麼大事,重點是之後的 placement 如何。剛好我本就想找第二個 YC 聊聊,已經約了當天下午見面。當天 YC 和我說,他不缺兼任 RA,也因為不在臺大任職,不能指導我。他認為我最重要的事是完成碩論。他建議如果我想做 treatment effects 的題目,可以先找第一個 YC。他也說如果有需要而且指導教授同意的話可以與他聊聊。我下週應該要問問看第一個 YC。要趕緊決定碩論題目才行。
這週三去了一整天的衛福部。重新整理了之前的程式。下週一還得再去。😔